
圖一:室內裝修施工,依法須申請許可。(示意圖/取自線上圖庫Pexels)
文/蘇大偉(香尼歐整合行銷專案顧問)
許多室內設計公司都有相似經驗:有業主為了趕工期、節省時間、金錢,或認為裝修不涉及結構變更,提出「不要申請室裝許可」。設計師若出於迎合心態順勢施工,短期看似節省程序與其連帶的支出,實際上可能埋下法律與信任的雙重風險。
一些設計公司誤以為只要業主願意簽切結書,即可免除相關法律責任,事實可能並非如他們所想像。依據《建築法》第77條及《室內裝修管理辦法》規定,凡涉及結構變更、水電配置調整或防火避難設施的施工,皆屬須申請許可的範圍。主管機關查核時會以實際施工內容認定,不因業主主動簽署切結書而免責。換言之,切結書並不能「切」掉責任,反而是證明公司「知情施工」的白紙黑字。
此外,公司不依法申請室裝許可,後續還可能衍生保固與保險糾紛。若完工後發生漏水、電線走火等安全事故,保險公司可據以拒賠;若業主轉售房屋,買方要求提供合法完工證明時,設計公司也可能被追責。從品牌經營角度來看,一旦被主管機關公告違規,形象損失遠超過當初節省的時間與費用。
因此,設計公司應於簽約前,主動確認案件是否需申請室內裝修許可,並以書面列明相關程序與費用,讓業主了解必要性與流程時程。若業主仍堅持不辦,設計公司應慎重考慮是否婉拒承接,以免後患無窮。
長遠而言,室裝許可不僅是法規要求,更是專業與責任的象徵。室內設計公司若能將此納入標準作業流程,建立申請與文件管理制度,不僅可提升公司管理效率,也能累積品牌信任,讓業主明白:真正專業的設計公司,不是幫客戶省手續,而是替他避免風險。
想知道更多內容,請點進香尼歐整合行銷-室內設計管理學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