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DiD點一點室內設計 - 裝潢糾紛系列|第01章:裝潢糾紛類型與成因

 pexels pixabay 271624 fcfbe

 

「溝通不良」往往是期待破滅的肇始

 

一般人一生難得經歷的室內裝修,若運氣不好發生裝潢糾紛,那帶來的困擾,少則折磨你兩三個月,多則可能延續好幾年(比如官司纏訟、比如委屈自己住進有問題的房子…)。

在談裝潢糾紛之前,先分享這段文:「這世上所有的誤會都來自不理解,所有的矛盾來自不溝通,所有的錯過都來自不信任。​換位思考,是接近對方心靈最好的方式。很多事出發點不一樣,想出來的結果當然因人而異,不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,很容易就產生誤解。如果每個人都放下所謂的『架子』『面子』,去體諒對方說話做事的出發點,才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。」

就點一點的經驗,有九成以上的糾紛來自溝通不良。在「設計師的美麗與哀愁」那集我們提到,溝通是室內設計師本質學能之外相當重要的專業之一。它與設計師本身經驗豐富程度,以及是否有持續關注市場趨勢有相當大的關係。

但這並不表示所有溝通的責任都在設計師身上。當我們決定把房子交給室內設計,不等於一切都「安啦!沒問題」,屋主在找設計師之前之後,都有必須做好的功課。如果抱著「花錢就是老大」這種「甲方爸爸」心態,不管事、不提意見,等到問題產生,就只能後悔莫及。

這裡我們就從屋主的狀況出發,討論屋主跟室內設計師難以溝通的原因:

 

一、屋主對室裝專業的不了解

鮮少經歷室內裝修的屋主,對室內設計及裝修流程不了解是非常正常的。有時候溝通上,會用自己對事件的理解去陳述需求,這期間或許有誤用專業詞彙的可能,讓設計師更不清楚屋主要的是什麼,造成雙方雞同鴨講,舉個例子來說,「踢角板」是非常常見的牆面元素之一,但大多數人不太了解牆底這塊略為凸起、漆成深色的元素作用為何,敘述起來也會越講越不知所云。

好的設計師怎麼做:很有經驗的設計師,可能聽開頭的敘述,就能馬上掌握屋主的需求。而好的設計師,會在糾正屋主同時,願意讓你了解更多(即便他們天天都在面對這些流程、詞彙的解釋),幫助你釐清真實的需求;最糟糕的的狀況是,設計師帶有「知識的傲慢」,對屋主的問題不耐煩甚至拒絕回應。如此雙方不只無法建立良好溝通,甚至在整個裝修過程帶有情緒。

怎麼提問最剛好:屋主可以針對不懂之處多提問,但因為設計師每天行程都很滿,請不要想到就問。在你與同住者溝通好需要的風格、格局及各項需求後,針對成員未能解決的問題提問,設計師都會很願意回應。畢竟這是設計與你要共同完成的生活空間,你提供的資訊越完整,越能幫助設計制定設計方向。

 

二、屋主對自身需求的不了解

大部分人對自己的生活需求都有大致的了解(全盤的了解則需要有意識的去發掘,例如你可能需要的電器用品很多,但用慣了延長線,沒考慮到新的設計插座安排可以帶給你更多便利)。不過喜歡的風格可能受到許多資訊影響,而變得有些零散。也許你喜歡北歐風的明亮,同時也被近期流行的寂宅風吸引。如果無法定調,設計師也會被你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所困擾。

好的設計師怎麼做:這樣的狀況,設計師肯定遇過不少次。好的設計師會在尊重屋主的需求同時,也將設計引導到更好的方案上。他們會願意理解你的生活需求、美感偏好、預算限制,給予最適合的建議,而且不會漏掉你在意的細節。例如風格,在你給出各種參考作品後,設計師會替你歸納出偏好,還有適用於空間條件的元素,也會在設計上提供不同方案給你清楚的比較。

怎麼準備最週全:生活需求你會有個大致的輪廓,尤其是對喜歡的、討厭的會特別有印象。而為了將來室內裝潢後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,你可以在生活中找出「覺得麻煩但習慣忍受」的情況,例如油煙味經常跑到房間、睡前總覺得電燈開關離太遠、從外面進門會帶砂土灰塵、書櫃常常積灰塵、客廳燈令你覺得刺眼…這些麻煩的感覺通常不會留在你心裡太久,但它們時不時就干擾你的心情。決定裝潢之前,花點一年時間把它紀錄下來,可以幫你提供設計更多具體的生活需求。

 

三、屋主對本產業資訊不了解

資訊不對稱,不管放在哪個產業,都是造成供需雙方誤解的很大因素。消費者看到新聞時,多半是負面的糾紛事件,加上無法真正認識設計的價值,也不肯好好表達疑慮。在半信半疑的心情下達成的合作,只要幾個不順意就會擴大誤會。我們不能要求屋主給設計師完全的信任,畢竟裝潢費用最少也要4、50萬。在交易面前,保持謹慎實屬必要。我們建議屋主了解室內設計的整個環節,一步步做好確認。其實這是點一點做中間媒合服務最大的價值。因為我們在乎每個案子是否能順利完成,合約、報價等相關細節我們都會做好把關,讓屋主跟設計雙方都能保障應有的權益。

好的設計師怎麼做:有些設計在設計稿、合約、報價等做得很攏統,說詞也含糊。這種時候若是令你產生不確定感,你可以直接步考慮。「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」不管放在什麼場合,都可以是你決策的標準之一。不安感在於屋主把「錢」跟「房子」交給設計,卻不知道最後得到得結果。想想是不是比你海外網購更令人焦急?好的設計師會知道如何消除你的不安,用作品設計稿及成品照;用清楚的報價單;用公平的合約…。越肯詳盡解說的,越肯主動回報問題的,越不怕屋主驗證質疑。

怎麼議價最有理:其實我們認為,倘若屋主肯定設計師服務價值,多半不會在設計費、監工費上為難設計。費用該怎麼收沒有一定標準,因為買賣本身就是你情我願。如果預算不夠,又非常喜歡選定的設計師怎麼辦?我們建議屋主,可以用其他方式交換,例如付款流程上給予一些方便,或是改變家飾家具品牌的選擇以降低總價。最糟最糟的狀況是,透過貶抑他人服務價值,來換得議價空間。

 

四、屋主對工程進度無法掌握

前述三點,在未簽訂合約、未開始工程之前,都好解決。幾乎所有的糾紛都是在工程執行後,不管哪個階段,屋主發現施工、費用、成品甚或設計師態度與「原先期待不一致」,從其面三點產生的不安感,加深雙方的誤會或直接的衝突。把房子、大筆費用交給另一個人並處理自己幾乎不了解的工程,不安是可想而知的。最後的結果好壞,屋主與設計雙方都有必須承擔的責任。房屋裝修是交易,更是一個合作關係,所以我們必須理解該包持什麼合作態度,可以達到雙方滿意的結果。

好的設計師怎麼做:好的設計師,設計執行前,會解說設計稿與實際完工可能的落差;工程進行時,會主動回報工程狀況,讓屋主清楚工程的進度,施工的結果(是否如自己期待),在發生「屋主預料之外」狀況時,主動提出問題及解決方案。這點很重要!「諱疾忌醫」是很多設計師的通病,不只讓小失誤演變成大衝突,也可能讓自己商譽毀於一案。

怎麼追蹤最清楚:建議在服務合約簽訂前,先談好工程過程中的配合,把雙方回報工程及主動關切的方式訂好,在每個重要工程的進場及完成時,屋主與設計師雙方都要有聯繫。當然屋主也不要為了怕麻煩,完全聽信設計師的一面之詞,有時眼見還不見得為憑,多到場關注自己的房屋狀況,雖不能百分之百保證工程結果完美,但可以讓替你工作的設計師、師傅對你的案子更上心。

 

決定室內裝修前屋主要做的功課:

一、了解自己與家人的需求

如前面說的,花長一點的時間蒐集自己與家人的生活細節及習慣,整理成一個表單作為溝通依據。除外,你還要夠了解裝潢空間的狀況,並提供給你未來的室內設計師。相關資訊如下:

Q1:共有哪些人住這裡?

Q2:各是多大年紀?

Q3:家人興趣、習慣?

04:有哪些指定需要?

Q5:是否有寵物?

Q6:是否經常有訪客暫住?

 

二、蒐集你喜歡的室裝作品

蒐集作品圖是有方法的,架設你要裝潢的物件是35坪的公寓,蒐集的作品就不應該是100坪的豪宅、獨棟透天…。先了解你居家空間的條件、環境…,按照這些限制去找喜歡的風格,並蒐集起來。蒐集起來的圖片到最後做整理分類,這時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偏好屬性。對自己有所了解以後,未來溝通就不會漫無目標。

 

三、找到條件符合的設計師

不只是擅長的風格,你還要找擅長裝潢特定物件的設計師,比如有些設計師特別喜歡做小宅,作品也都是這類,那作品在美好、機能再完整,可能都不適用於你家3、40坪的空間。你必須去看、去聊甚至到設計師正在處理的工地現場逛逛,了解設計師從美感、設計資歷、擅長項目到工作風格是不是你需要的。找設計師跟找伴侶很像,沒有最好的,但有最適合的。

如果做到這些,你還是有所顧慮。後續的節目中,我們會教各位怎麼判斷設計師的服務品質,從而避免踩雷。當然,如果找點一點服務,我們專案經理會以多年篩及合作經驗,幫你最快找到理想的設計師。

 

圖片來源:HomeAdore

以上內容來自:你家我家

 

裝潢個案內icon 01 9b3a1裝潢個案內icon 03 07543裝潢個案內icon 02 22b07虛擬線上裝潢icon 01 0914 0d5db

gototop

 

line 01 85b63

 

IDID 點一點室內設計
Email: service@idid.com.tw
Tel: (02) 7713-6650

10478 台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344號7樓-1

我要裝潢徵設計師
隱私權保護及服務條款

 

未命名 1 01 7aeae      未命名 1 03 d291d      未命名 1 04 a8f1b未命名 1 02 ce0cf